影院经理自述:全国七成影院本就微利或赔钱,疫情影响今年20%营业额
(哈麦/文)还在持续中的新冠疫情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也影响着国民经济和各行各业,尤其是人群密集聚集的服务性行业,可能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正常复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影院,因为疫情的突袭,原本全民参与的最热闹的春节档消失,本就经营压力很大的影院行业雪上加霜。本文的讲述者赵先生是一位影院经理,他负责的影院有六个厅,在“新一线城市”沈阳。疫情之下,这家影院的现状,也是全国绝大多数影院的现状。
“如果疫情持续到二月底,影响的营业额可能达到全年的20%”
我们影院在沈阳的最西边,6个厅,950个座,从年三十开始停业的,一直歇到现在。疫情现在沈阳这边还行,说实话,身边的例子不是特别多,只是大家情绪上比较恐慌,但是我们这种场所因为是人群最密集的,所以说停业是责无旁贷的。
疫情对影院的影响是很大的,春节档是一个全年的特殊旺季,但是平白无故的没了,这种档期过了就过了,不会再有第二个了。
很多事没法现在去想,只能说到时候看情况了。因为疫情后续走向也不好判断,如果说持续到二月底,影响的营业额可能达到全年的20%。
即使说到二月末,有可能后续还会有一些恶劣的反复的事。观众的恐慌心里肯定会有。但是我分析是,如果在长时间的疫情之后,人们消费会有一个报复式反弹,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反弹性上涨,但是究竟能拔多高,其实不好说。
“影城开销一个月50万左右,压力大不大看老板的现金流”
员工现在基本上都在家,工资肯定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发放。
影城租金、水电(现在暂时是没有),包括折旧什么的,再加上人工,一个月大约也得在50万左右吧。如果说要真是房租什么能减免,其实能减轻70%以上的现金流压力。有些具体数据说实话不太方便透露,但大体上是这样。有的家可能租金占的面会更大一些。
商场这边租金暂时没有说法,找商场谈减免我们其实是想过,但是物业很多都在休息,没人去对接。再有每个商场不一样,像之前那个新闻说是万达给免了,但是不是说所有的物业和商场都会这样,国家能不能给政策,不知道。
还有库存的压力。基本上有经验的影城,在春节期间都大量备货(爆米花等消费品),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营业额爆增的好时机,所以说谁也不会错过这个,但是有一些货品是有保质期的,这个损失不可避免。
这么说吧,每个影城压力大不大,取决于公司的现金流。对我们来说是考验老板的现金流,可能就是老板自己贴补了。因为影城它并不是一个十分盈利的机构,我们公司其实是不挣钱的,只是能维持正常运转。
“现在70%左右的影城微利甚至是赔钱,真正能赚钱的也就20%左右”
像北京或上海有些大的影城,可能人家一年营业额上亿,那种的话确实是盈利的。但是现在70%左右的影城,可能都是微利状态,甚至是赔钱状态。我觉得影城真正能赚钱的,也就20%左右吧。但是取决于怎么算账,因为有的影城不含折旧,就是你这月进来多少钱,抛去员工开销、水电什么的,你就是挣钱了。如果你真正要是从一个经营者考虑,是要考虑折旧的。
我们影城营业额在全国排不上特别好的,只能是在后面的这种。2015年开业的时候还不错,本来可能有一个上升趋势,在后期能出现慢慢赚钱的情况。2017年底有其他竞争对手出现了,被沉重一击。本来一家可能也许能吃饱,现在必然都是饿肚子了。
沈阳的影城有80多家,但是属于密集的地方影城很多,竞争也很大。有的区域商圈还不错,人流也不错,前后就能有十多家影城,造成一是资源浪费,二是这个资源确实是很不平均的分布。有的地方因为没有商业综合体,没有条件提供影城,导致附近居民观影习惯也无法保障。
“很多人没算明白账就投了影城想盈利,这种不会特别好过”
每个影城的状况也不一样,单从我们影城来说,因为我们老板是做地产的,他做这个也是有地产方面其他的想法,不单纯靠这个影城来赚钱。有的影城纯粹是为了盈利,这种它就不会特别好过。
前几年大家也没有什么特别合适的投资方向,影城作为一个新的风向吧,或者大力在提倡,包括很多补贴也好,确实让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行业不错。很多个人投资影城都是因为前几年影城投资特别火热,一听这个现金流确实很可观,以为能挣钱,但是好多分账乱七八糟的费用一算,其实很多人没算明白这笔账,可能也就投了。
但是总体来说,沈阳人的消费能力没有那么太往上,这块来说不会那么给力。大家对影院的价值也不是很认可,如果和南方城市对比的话,比如平均票价,南方确实是很强,更往北点,像哈尔滨或者旁边的吉林,都相对来说比我们要高。
肯定有人想过在这个阶段把影城转让了或者被收购了,但是这两年收购影城的习惯不像前两年了。前两年其实有些大的院线,包括影城公司都在疯狂地收,收的时候都是不计成本的,因为他们可能有一些其他的诉求,比如上市,或者说扩充影响力,包括后期一些其他的打算。
所以大家都只能是先做着再说。
“《囧妈》如果真在影院上映会输得很惨,徐峥算是成功抽身了”
《囧妈》、《肥龙过江》春节在网上播引起的争议挺大的,有人觉得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对影院造成冲击。
在我看来,单从《囧妈》这个片子在网上播来说,第一是行业法制和约束不是特别健全,再有一个,在现阶段,在第三方播放平台上映对他们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两个片子从现在看来,质量很一般,如果真是在影院上映,基本上会覆水难收。对他们自己而言,在这个时机做了一个对的选择,如果他们要一直坚持下去,可能到最后会输得很惨。
徐峥他这个行为可能不光是他自己,也可能他后面有一些出资人,包括一些其他的发行方的压力,但是到最后,其实他在这里头可以算是成功抽身了。
至于未来的趋势,你也没办法说第三方平台到底行不行,如果说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跟第三方平台去合作的话,到时候可能这个卖的价格就下来了。
“我不特别悲观,至少五年到十年内影院还是一个很好的释放场所”
长远来说这个事情我不觉得特别悲观,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市场的选择,也可能它是打开了对影院行业的“潘多拉魔盒”。但是人们是需要一些释放窗口的。
就像以前有人说,给我一个wifi,给我一张床,给我一个屋子,给我一个手机或者电脑,我待一辈子都行。但是实际上来说,待了半个月不到,都已经按捺不住了。大家到影院去消费,更多的是为了一些释放,并不是为了欣赏影片,影片到最后是变成了释放的一个途径。另外影院有一些特殊的东西,是家里头投影无法比拟的。
不是说我是从业人员我这么说。你想想,其实最早的时候是老式剧场,一天放多少场,它无法满足太多的需求,但是那个时候有很多人也会去选择。后来老式剧场走向没落的时候, KTV是兴起的,是人们释放的端口。后来影院行业又好起来了,但那时候盗版影片和盗版碟片也很盛行,这样在家就能看,但是大家也不会选择在家去释放自己。
我觉得至少在五年到十年内,影院还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因为人们是需要释放的。
至于整个影视行业,去年的寒冬有一大部分是因为之前范冰冰的事情。在2017年、2018年那阵,影视行业是含很大水分的,很多影院投资也好,做电影也好,目的不是为了做好这个产品,不是以做文化产业为根本想法,而是为了到最后能够上市,也包括一些为是了洗钱。
现在影视行业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空间,娱乐圈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要能摘除的话,其实未来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主要还是取决于作品。
“如果国家能给一些综合的免税比较好,绝对服从国家的大方向”
经历了今年的疫情,政策方面现在影院有一方面是每年国家专资(指“电影专项资金”,从总票房里抽5%的比例)返还奖励,或者是有一些宏观的奖励更好,但是从以往来看,国家应该不会额外贴补的。
专资我们去年是给返了50%,国家也是通过这个来扶植一些影院建设。但是这个钱,每年的政策不太一样,返还多少也不好说。它是根据你的票房比例来的,在今年大环境受影响的环境下,你缴的少,可能返的也少。
如果说国家能给一些相关的综合的免税,不一定是免租,给我们的一些租金的抵扣,或者是给我们相关物业的一些抵扣,这个我觉得比较好。
总体来说,今年第一季度,国家也是有一些应急的压力,各行各业都是一样,不是说光影院一家的事,包括服务行业都是一个重创,相关的从业人员,可能会有更深远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现金或者是奖励能丰厚一点,但是我们肯定是绝对服从国家的大方向,国家也是综合考量,不可能说单独给一个行业太多。
来源:搜狐娱乐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yulexinwen/17882.html 发布于
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