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春日文旅盛宴启幕 “踏春之声”与“咏春之舞”让您共赏“春之韵”

4月11日至13日,以“梵净春韵,律动山河”为主题的春季文旅活动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景区拉开帷幕。活动以梵净山普渡广场、蘑菇石为核心舞台,通过原创音乐、舞蹈诗剧等形式,展现梵净山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为游客呈现一场视听交融的春日盛宴。

舞蹈演绎自然与人文交响

4月11日,铜仁市汇爱舞蹈在普渡广场上演《上春山》《咏春》两场舞蹈诗剧。演出以梵净山群峰为背景,通过艺术的肢体语言展现春季山林的苏醒与生命的勃发。

其中,《咏春》更是融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欢庆舞蹈动作,以呼应梵净山“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底蕴。演出场地特别设置于普渡广场附近,以求借助天然地貌形成沉浸式观演空间,游客可近距离感受“人在画中舞”的意境。

当舞者在红云金顶旁跃然起舞时,来自广东的摄影爱好者徐先生连按快门,“天然舞台和舞蹈动作浑然一体,每一帧都是大片!”而来自贵阳的陈女士一家特意调整行程前来观演,“孩子说这是‘会跳舞的山’,这种艺术教育比书本更生动!”

原创唱响梵净山“踏春之声”

4月13日,由黔东本土“鬼才”创作团队打造的原创歌曲《梵净山踏春歌》则在普渡广场首演。

据了解,该作品融合了黔东民族音乐元素与梵净山生态意象,歌词以春山、云海、溪流为灵感,旋律悠扬且充满地域特色。通过舞台视觉设计强化梵净山“以山为幕、以天为景”的“本土化”表达,更推动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当天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沉浸式感受春日梵净山的诗意与活力。不少游客直呼:“既有山水之美,又有文化之魂,不虚此行!”来自云南的游客表示临时增加的“春山对歌”互动环节,“这么好的山水,游客和歌手一起对唱山歌,真的太尽兴了。”

“多点融合”赋能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梵净山持续探索文旅创新路径,从登山大赛到梵净山“十二生肖奇遇记”非遗主题活动,逐步形成“四季有节、全域联动”的格局。此次春季活动恰逢登山赛事落幕(3月23日第七届梵净山登山大赛吸引2000余名选手参赛),旨在以文化体验承接踏春旅游热度,进一步让游客纵享梵净山的春日美好时光。

据了解,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14亿年的地质演化孕育了蘑菇石、万卷书等奇观,更庇护着7900多种古老孑遗物种和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基因库”,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将其命名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纳入“绿色名录”。据显示,仅2024年梵净山景区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