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双备案”法律大模型,在贵安诞生!
长期以来,在律师行业律师需要频繁翻阅大量卷宗、短时间完成复杂的法律检索,同时还要兼顾撰写文书、收集证据、整理材料等工作,不仅工作内容繁琐而且压力大。
为解决该行业“痛点”问题,贵安新区重点招引企业——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律皓”)携手贵州大学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研发“法管家”大模型,通过AI技术帮助相关法律从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科技与法律深度融合。
贵州律皓是一家专注于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蔡文举介绍,国内的法律服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律师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AI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公司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法律服务市场变革,服务好更多人。
“我们的研发团队有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多位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科研人才。”蔡文举说,贵州大学拥有千万级高质量法律数据,结合RAG技术强化知识库,可以让公司的产品更精准可靠地服务市场。
贵州律皓成立之初,为快速打开本土市场,制定了“研发大模型+产品市场化”的发展路线。
“2023年,我们联合贵州大学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力量,研发了法律垂类大模型‘法管家’大模型。”贵州律皓运营总监潘顺方说,公司依托大模型开发产品应用,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法律智能体:“法管家”微信小程序,以“模型+平台+服务”的方式,聚焦“B+C”双端,为律所、企业及个人提供法律援助、节省法律服务成本。
“在C端,我们基于‘法管家’大模型技术提供全场景智能化法律服务,目前开发有‘小法AI问答’‘文书生成’‘合同智审’等在线功能;聚焦B端,可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模型算法定制小参数模型,为企业法律服务场景进行精细化运营,降低部署成本。我们的数据驱动基于亿级别裁判文书、法律法规数据库、案件数据训练,可确保回答与建议的准确性。”潘顺方说。
去年5月,“法管家”微信小程序上线,截至目前,注册用户约10万人,每日活度达千次。
去年4月,“法管家”大模型算法通过“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去年11月,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最新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信息公告,“法管家”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至此,该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双备案”的法律大模型。
“完成‘双备案’是对我们在法律AI技术创新价值和安全合规上的认可。”蔡文举说,目前公司正与省司法厅开展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服务,同时,大模型还接入了贵阳贵安城市级智慧民生综合服务平台 “爽贵阳”APP的法律服务专区。
“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更多法律AI应用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法律服务解决方案,推动法律行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蔡文举说。(贵阳网)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shehuixinwen/67737.html 发布于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