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低赔,自燃拒赔……手把手教你六大新能源车险“门道儿”

都说新能源车主是一批“最可爱的人”,用自己的焦虑换取技术的迭代,惠及全社会。

为了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各大车企使尽浑身解数去提高电池的续驶里程,殊不知居高不下的保费、尚无定论的定价机制以及讳莫如深的赔付标准,让车险成为继续驶里程之后新能源车主的又一大焦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近来涉及新能源车险的相关案件也有所增加,针对新能源汽车保费过高、高保低赔、自燃拒赔、风险覆盖不够等质疑甚嚣尘上。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询问了多家保险机构,一些机构以话题敏感拒绝接受采访,还有业内人士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出炉后,情况会有所好转”,草草回绝了记者的采访。

疑问一

保费为啥那么高?

“谁都知道现在买新能源汽车合算,不仅有补贴,而且不用限牌,使用成本也低,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保费竟然比燃油车还贵。”不久前购买了北汽EC200灵动版的刘先生向记者抱怨,他的车减去10.2万元的补贴后仅为5.68万元,在几乎没有投保任何附加险的情况下保费就达到5000多元,占到车价的十分之一。

另一位刚刚花11.49万购买了一辆比亚迪全新元EV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是新车,4S店建议她上全险,包括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投保50万元)、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在内最终保费为5228元。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保费过高产生质疑的车主并非少数。以车价15万元计算,在缴纳同样险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出近2000元。据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统计,车价在10万~100万元的家用新能源汽车保费均高于传统燃油车,特别是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保费更是高出11%

对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存在保费差异的原因,保险公司人士普遍谈到,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保额确定方面未形成统一标准。目前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风险的是车损险。其根据不同车型的零整比和官方指导价来确定缴费基数,加之各地补贴不同,部分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与车辆的开票价相差较大,目前保险公司普遍按照官方指导价核算保费,而一些宣称按照补贴后价格承保的保险公司,会变相设置附加条件,增加消费者的保费支出,因此保费差异就显示出来。

此外,有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出险频繁、赔付成本过高,且缺少专业的理赔人员,一些保险公司适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计算系数,迫使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改换其他保险公司。特别是在南方,由于台风暴雨造成车辆被淹受损,电池系统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很高,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了部分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承保不够积极、未对车均保费进行下调,影响了新能源车主理赔过程的体验。

疑问二

“高保低赔”潜规则合法吗?

比起保费过高的抱怨,新能源车险存在的高保低赔的问题也已引起法律界的关注。据记者调查,不同保险公司在计算保费时参考的车价标准并不一致,有的保险公司按照新能源汽车补贴前的车价计算保费,有的则按照补贴后的实际车价计算,如果车主没有询问,多数保险公司是不会特别告知此事的。不仅如此,一些保险公司虽然按照补贴前的车价收取保费,但是却按照交易价格来理赔,即所谓的“高保低赔”,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正如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案件显示,2016年,李某在4S店购买了一辆厂家建议零售价为16万元的纯电动轿车,在享受10万元国家购置补贴后,实际支付6万元购车款。购车后,其连续两年为该车投保了机动车商业保险,其中车辆损失险的保险金额为16万元。2018年,李某在保险期内,发生单方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全损,保险公司仅同意赔付李某当时购车实际支出的6万元。最终经法院调解,保险公司同意以现在购置同品牌同配置新能源汽车的购置价格,赔偿李某保险金。

对此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指出,新能源汽车投保时常遇到的“高保低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投保人和保险人未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疑问三

车辆自燃为何被拒赔?

今年以来,接二连三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除了引起人们对车辆安全的关注,还引发了有关后续理赔问题的讨论。4月,停在上海市徐汇区地下车库的特斯拉自燃事件备受关注,但出人意料的却是保险公司给出拒赔的结论。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车损险条款,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自燃以及不明原因火灾造成的车辆损失,需要额外购买“自燃险附加险”。但由于车辆自燃事故较难鉴定,即便是购买了该险种,遇到自燃事件,保险公司也不是全赔的,会有20%的绝对免赔率,比如被保险人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用人工直接供油、高温烘烤机器引发火灾的;自燃仅造成电器、电路、供油系统损失的;车辆改装后没有到车管所登记,且没有保险公司核保等情况,保险公司是拒赔的。车主遇到车辆自燃时,应及时请求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如果事故认定结论证明车辆自燃是由于质量缺陷,车主则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法》,要求机动车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

尽管新能源汽车自燃只是低概率事件,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保险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则折射出当前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尴尬,即目前执行的是传统燃油机动车的保险条款,没有专属保险条款和保障项目。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整体结构、动力系统、零部件组成、维修技术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使用人群、使用频率、使用性质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因此传统燃油车的保险条款难以覆盖新能源汽车的特有风险,比如对于电池、电机等设备可能发生的电击、短路、自燃、老化、爆炸等风险未做明确约定,也没有覆盖充电设施的损失以及充电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第三者受伤的风险等。

那么新能源汽车为何迟迟没有专属车险?在中国银保信专家看来,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解决方案不尽相同,无统一标准进行保险定价,其中的差异在制定费率上难以平衡。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数量有限,投保标的不足,保险公司很难通过大数法则实现风险的分散。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经验数据积累不足,为险种费率厘定带来难度。因此,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出个性化的车险产品和服务,在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优惠费率的同时,针对动力系统提供特殊的保险附加产品。

疑问四

专属保险何时出炉?

根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数据,2013年~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承保数量年均增长78.6%,年均保费增速为72%。2017年,新能源汽车承保数达171.7万辆,同比增长47%,保费规模为101.6亿元,同比增速为50.4%。以家用新能源汽车为例,案均赔款、已决NCD后赔付率、出险频率、单均保费、均高于传统燃油车,而且尽管家用新能源汽车的单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出28%,但仍然不能弥补出险频率和案均赔款双高导致的赔付成本增加,其赔付率仍然比非新能源汽车高5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44万辆,与销量快速增长相伴而来的是车险理赔问题的与日俱增。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在出险率、案均赔款等方面与传统汽车存在较大差异,现有车险的定价模式不能准确识别新能源汽车风险,而且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迭代也要求保险行业对其定价体系进行更为频繁的优化。为了公平准确地识别、计量新能源汽车风险,车险行业需要充分改革现有定价模式,引入新的风险因子和风控技术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点。

鉴于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去年九月曾向各财险公司发出了《新能源汽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争议,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风险进行了条款设计,设置了更加全面的保障范围,明确了保险金额,同时将在示范条款实施时发布基准费率,作为新能源车险定价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汽车保险示范条款执行后能否促使保费下降,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在记者的采访中,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示范条款会促使保费有所降低,原因有三:首先,示范条款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将以扣除补贴后的实际购买价计算车险保费;其次,车险基础保费及相应险种的费率组成,示范条款将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布更为合理的基准费率;第三,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给动力电池投保。

在被问及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何时出炉,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行业对于《征求意见稿》还是比较认可的,做了一些修改后已经完稿,至今还未出台或许与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有关。银保监会成立后,新组织机构职能的确定、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近年来保险行业处于严监管的状态下,决策链条会有所延长,影响了示范条款的出台。

疑问五

主机厂卖保险更靠谱吗?

尽管一手创建了保险帝国的巴菲特并不看好车企进军保险业,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鲶鱼”还是义无反顾地游进了保险领域,初衷正是降低客户用车成本。

2016年,特斯拉推出了定制保险计划Insure My Tesla,由其在各地指定的大型保险公司进行承保。这是特斯拉试水保险业务的第一步。时隔三年,特斯拉在今年宣布于加州取得保险经纪牌照,正式进军保险领域,其将参考车主的个人数据,作为公司车险产品的定价依据,而保费则低于当前市场价的20%~30%,且无额外收费,支持月供,可随时取消。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积极进军保险领域,与这几年保险公司一路上调其车型保费不无关系,而在其看来,随着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更迭和普及,汽车保费理应大幅下降。2017年,美国保险公司AAA表示,根据大量数据分析后发现,特斯拉Model SModel X的出险频率和赔付成本较高,决定将其保费提高30%。不仅如此,2018年,特斯拉Model S又登上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布的年度25款保费最昂贵的车型榜首。

热衷于涉足保险服务,特斯拉并非个例。这两年,国内一批对标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有的则将保险打包进车辆的增值服务中。比如,蔚来推出的每年1.48万元的服务无忧套餐就包括交强险、车损险、三者责任险等。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碍于监管等问题,还多是采用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来销售保险,但像特斯拉一样销售自己的车型保险也非遥不可及。其实,几年前,广汽、上汽、一汽、吉利等车企就已悉数入局,纷纷布局车险行业。

“车企卖保险的逻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车企看重的是保险对于后服务的利润贡献,比如利用保险锁定4S店的维修产值,相当于将自身的质保范围扩大了,既增加了自身销售渠道相对于社会综合维修厂的竞争力,又缓解了消费者修车时面临的价格、质量、配件真伪等顾虑。另外,一直以来,车企和4S店利用技术壁垒决定维修工时及零部件价格,导致保险公司难以管控,只能被动埋单,盈利艰难。车企一旦介入保险领域,不仅有助于控制赔付成本,减少保险欺诈的发生,还能通过出险和理赔的数据优化产品设计。更重要的是,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普及,车企掌握一手驾驶数据,可以根据驾驶行为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费率精算,定制车险。

这位人士说,他听过不止一位车企人士谈起车企眼中的车险生意经,即国内车险赔付率普遍在50%左右,剩下的50%可视作利润,如果将现在的保费价格下调30%~50%,会比保险公司有着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旗下上百家4S店则是最佳的销售网点。由此可见,只要突破监管这道门槛,未来车企卖保险将越来越普遍。

疑问六

新能源汽车该不该买延保?

经常网购电子产品的消费者对于延保一定不会陌生,而今延保意识在汽车行业也已悄然生根。有数据显示,延保服务在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渗透率达到50%,而在国内渗透率不足5%。

记者采访时,听到多位车主提到购车时4S店向其推销延保产品。延保顾名思义就是延长保修期,是指新车在厂家质保期满后,由厂家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延长保修服务,意在平抑日益高涨的车辆维修费用,确保维修质量。

那么新能源汽车是否有必要购买延保?车轮车务项目总监张超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尚不不成熟,电池续驶和更换、回收等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购买延保产品需要有所选择,最值得购买的周期是主机厂质保快到期的在用车阶段,一旦质保期满,车辆出了问题只能自费高价维修。

车轮副总裁兼用户价值总经理霍禹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延保服务大致分三种情况:第一,延保车辆必须进行监测;第二,只服务未出主机厂质保期的车主;第三,不需检测,但有1个月/几百公里的免责期。就目前市场环境来看,第三种方式是最方便和经济的。另外,消费者购买延保产品时需要注意商家是否存在搭售现象,市面上有很多延保服务要求车主必须去4S店按保养手册周期进行保养,否则出现问题不予保修。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搭售现象,会大幅增加车主后续的保养支出。

针对那些延保未到期又在短期内有换车需求的车主,张超解释称,车辆延保未到期,并不影响交易。根据我国现行的延保政策来看,可以将未到延保期的延保服务与车一起过户给买家,这一方面实现了“保跟车走”,避免再次办理的繁琐流程,另一方面在延保期间的二手车在市场将会有更大的附加价值,让买主安心、省心。

文:焦玥 编辑:吕彩霞 版式:刘晓烨

来源:中国汽车报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