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动,让妈妈来!”家长包办的越多,孩子的独立能力就越差!

看过一部动画短片《巨婴》,无比荒诞却又真实残酷。

短片一开始,满墙的照片看起来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画面转到刚起床的儿子身上,母亲习惯地给他穿好衣服。

随后儿子玩起了游戏,一旁的父亲在看报纸,抬头看了看儿子,终究一句话都没有说。

儿子肚子饿了,母亲端来饭菜,一口一口地喂给继续玩游戏的儿子,然后再给儿子剃胡须,儿子还不满意地指指点点。

可后来,不幸发生了,爸爸去世了,家里没钱了,妈妈只能变卖家产维持生活。

儿子却因为他看中了一款VR眼镜,不管不顾地跟母亲要钱,拿不到钱就大发脾气。

妈妈无奈将自己的肾脏掏了出来,血淋淋地递给孩子。孩子却笑嘻嘻接过来,拿去换回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地享受着。

拿着母亲的肾脏换来的新款眼镜,儿子玩得很开心,等到他玩得饿了,再次喊母亲的时候,才发现母亲早已离开人世。

这时,儿子才知道离开了母亲,他也活不下去,于是选择钻回妈妈的肚子里,在那里重新变回一个婴儿……

这个故事,略有夸张,但夸张背后,是很多家庭真实的写照。

就像前段时间网络疯传的视频广告“西红柿炒鸡蛋”。

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不知该如何做西红柿炒鸡蛋。为了招待他的朋友,男孩发微信向母亲求助。

隔着时差的大洋彼岸,为了及时教会儿子,母亲和父亲大半夜爬起来,到厨房为他录制炒蛋教学视频。

最后,男孩做出了满意的西红柿炒鸡蛋,他的聚会很成功,朋友们也都很开心。

虽然也为着这份深深地母爱而感动,可转念一想,二十多岁的人了,遇到事情孩子只会寻求母亲的帮助。做父母的可以帮他一时半会,能帮他一辈子吗?

有人说:“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他们就像老鹰不教小鹰飞翔,却在成年后不由分说把它推下悬崖。”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也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于孩子而言,其实在他们1岁左右甚至更小的时候,孩子的自主性就开始萌发了,特别是3~6岁到了自主性发展的高峰。

这一时期,孩子们手脚灵便、好奇心增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探索和尝试,比如刷牙、吃饭、上厕所、拆卸小玩具等。

然而,一些家长总怕孩子自己刷牙刷不干净、吃饭撒一地,或担心他们动作慢而耽误了上幼儿园等,常常抢着帮孩子做这些事。

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帮孩子躲避了一些“挫折”,但仔细一想,“我自己做”的自主性老是被别人剥夺,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在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人生经验的机会,还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主性。

在新书《21招,让孩子独立》中,叶壮老师就说:

我们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能力离开我们。

那具体我们要怎么做呢?

放开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父母要忍住不插手。

6岁前,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理,比如穿衣刷牙洗澡等。

上小学后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擦桌椅等。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哪怕完成得没有别人好,也要去做。只有一次一次的不好,才能换来以后的完善。

适当示弱,增强孩子自我价值感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是公认的“小暖男”,不管在哪里,都像个“小大人”一样,细心照顾着妈妈的感受。而这都要归功于霍思燕的育儿秘诀——在恰当的时候,向孩子“示弱”:

去商场,假装自己很累,让嗯哼帮忙拿东西;

看到虫子,“妈妈有点怕,你可以保护妈妈吗?”

洗完脚,说自己的脚要感冒了,“你什么时候帮妈妈擦脚呀?”

适当的撒娇和求助,让孩子感受到被人需要,加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这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给予和爱。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拿破仑说:“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做事不会随波逐流,具有自己的个性。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认真思考一下。如果孩子真的想不出来的时候,父母再逐步提示,引导孩子思考。

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和思考,包括质疑我们,不断增加孩子的选择,增强孩子的力量,去自己解决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养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让他有自我成长的权利,我们可以给予引导和帮助,却不能包办或者过分干涉。

☞这样给宝宝吃鸡蛋,没有营养只有伤害,你知道吗?(来源:宝贝方舟)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