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做泡菜被韩国人围攻!你们的宝贝其实进口自这个中国小镇
导读:9日,李子柒在视频里做了次泡菜,韩国网友看到后却炸了:“泡菜本来就是我们的传统食物”,“请注意,泡菜是我们韩国的传统食物”,“中国这么喜欢韩国文化吗?”
泡菜是韩国的?
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热搜了,这次不同的是,被韩国网友骂上了热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传了“一生”系列的视频,这期主题是萝卜、白菜等食物的成长过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这个总共两分钟不到的镜头,却引发了韩国网民的激烈抗议:
抗议的方式还是熟悉的味道,原来的配方——
“泡菜是韩国传统食物”
总之,这些网友认为,泡菜是“根正苗红”的韩国食物,不允许其他地方的人宣(亵)传(渎)。
他们的论据也很新奇,韩国人每天都吃,韩国有专供泡菜的冰箱,你们中国没有!
这下,连日本人看到这明显的瞎扯都看不下去了,“如果你们那么炫耀泡菜,那就停止从中国进口吧!”
好家伙!赶紧去认真查了查泡菜的历史——
泡菜,古称葅,在中国有非常久的历史。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
北宋时期,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就非常爱吃泡菜,清朝,有学者还专门发文论述大蒜、生姜等20多种蔬菜的泡渍方法。
韩国人着急是有原因的,几个月前,中韩网友已有一战。
起因是四川眉山市政府公开了一份《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这是中国牵头制定的泡菜业第一个国际性ISO文件。
但后来,描述就变成了:
这个说法引发了韩国朝野的剧烈反弹。
韩国农业部对相关报道的回应如下:“如果没有将泡菜与中国四川的泡菜区别开来,就报道泡菜获得ISO认证是不恰当的。”韩国网友也纷纷跳出来捍卫自己的文化传统。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一名官员还解释称:韩国泡菜的英文名称为“Kimchi”而中国泡菜的英文名称则是“Paocai”。
随后,华春莹对此回应道,“有这方面的争议吗?我不太清楚。我认为中韩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
韩国人口中的“泡菜冰箱”,还特意去查过了,确有其物。
比传统冰箱多了腌制、发酵等功能。
老实说,中国人讲究养生,更偏爱精致热菜,确实不像韩国人那样有着视泡菜如命的决心。
韩国人每年要消耗泡菜100多万吨,韩国农业部还编定了“泡菜指数”,反应白菜、盐、辣椒等13种泡菜原料的价格波动。
2013年,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他们对于泡菜的执念,与其说是没见过世面的敝帚自珍,倒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营销。
韩国泡菜90%进口自这个中国小镇
实际上被韩国人奉为珍宝的泡菜至今还得靠中国,央视财经就曾报道过,其实韩国进口的泡菜,90%都来自中国,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山东一个叫仁兆镇的小地方。
在中国白菜成本也就两毛,卖不出去的就给鸡鸭吃了,但是换到韩国就不一样了,一颗白菜几十块,要是碰上梅雨季节,想买都买不到。
白菜贵,泡菜那就更贵了。
有韩国主妇算了一笔账,买20棵大白菜加上葱姜蒜等配料要2000多人民币,她家做一次就花了3000多。
可能韩国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只够腌制100多棵泡菜。
就是韩国人就开始向中国求救,还直接取消了27%的关税!
山东的仁兆镇敏锐的嗅到商机,开始卖白菜生意,后来直接全民做泡菜,实现了致富之路。他们不但加工工艺高超,效率高,甚至从种子时期就选择韩国人喜欢的品种,以至于在韩国人的餐桌上,根本分不出是不是进口的。
仁兆镇8家企业生产韩国泡菜,每年能产量7万余吨,出口额达到了近7亿元。
结语
韩国的文化碰瓷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多到中国网友都懒得再去争辩,“泡菜”不过是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中九牛一毛的细细一笔。
归根到底,事事要争的不安全感是对自身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会使人变得多疑,从而产生各种被迫害妄想。
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国家,文化有个性,必然也有共性。
中国有底气也有包容性。
至于哪种泡菜到底属于哪里,这真的重要吗?
我们真的觉得,好吃才是最重要呀!
也祝福中国的泡菜品牌,慢慢走向世界!
参考资料:世界知识局、 北美留学生日报、观察者网、顶尖财经观察、酷玩实验室等
来源:政商参阅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meishizixun/32617.html 发布于
2021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