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后续来了!隐藏细节被扒:除了性暗示,更可怕的还有这个……

时隔三个月,人教版“毒教材”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教育部通报了处理结果。

涉及教材插图问题的27人被问责,而插图作者和设计师,吴勇、吕敬人、吕旻等,终生不得再参与国家教材的工作,被拉进黑名单。

无数人拍手称快,“毒教材”被整改,总算还给孩子们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也有很多家长在后怕,如果没有被提出整改,还有多少孩子要遭受带“毒”的童年?

兔女郎、纹身、表情诡异;裸露下体、性暗示、国旗画错……

这些“审丑产物”甚至让很多孩子对数学课产生了恐惧和排斥心理。

有一位妈妈曾发过一段视频,视频中女儿哭着对她说,“我从不带数学书回家,因为我害怕书上的那些小人儿。”

面对这样的情形,谁能不愤怒呢?

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曾说:

“一个好的插画,尤其对孩子来说,是人生社会的第一口奶。教育从娃娃抓起,美育也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百年大计。”

不仅是插画,教材里的一段话、一个字,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教育细节都应该被重视。

敢于质疑,是向前的第一步

为什么“毒教材”被使用10年才发现问题?

说实话,在此之前也有人对它的画风存在不满,但多数人的想法是“教材是权威的,这样设计一定有他的用意”,所以最后迟迟没有人提出质疑。

殊不知,质疑往往是进步的前提。

就如地质学家、教育学家李四光所说,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前几天,浙江绍兴一男孩在气象博物馆指出墙画上八卦图错误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天,谢爸爸带着五岁多的儿子去气象博物馆看展览,在路过“关于中国气象发展一栏”时,小男孩发现介绍中的八卦图有一处错误。

于是,他便指着墙上的八卦图认真地对爸爸说:“这个好像画错啦,这个跟那个一样的,这两个都是离卦。”

爸爸将孩子的质疑反馈给博物馆后,也得到了博物馆方肯定的答复。

为什么他能一眼就看出八卦图的错误?

谢爸爸说,“孩子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平常喜欢翻阅传统文化相关的书,所以知道一些基础知识。最近刚在一本书中学到了八卦图,这才碰巧发现了这个错误。”

对此,不少网友都在感叹,“这不就是多读书的意义嘛!”

无独有偶,之前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也有过类似的事。

10岁男孩田佳沛在游览碑林博物馆时,发现一处碑文标注的时间有误,将本应是“1891年”的时间错误地标成了“1869年”。

在妈妈的帮助下,田佳沛将信息反馈给博物馆官方公众号,而被田佳沛指出错误后的碑林博物馆也迅速做出更改,并大赞田佳沛小朋友“纠的对”!

接受采访时,田佳沛说,“这个文物是要给好多人看的,它需要正确,否则会让好多人跟步入歧途似的,我就是想让那些感兴趣的人知道,1891才是正确的。”

据妈妈介绍,田佳沛喜欢读历史书,对清朝历史尤为敏感,因为积累了大量历史知识,最近他还在尝试写关于朝鲜战争的小说。

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质疑”的可贵之处,而他们能够提出质疑的底气,则是得益于从小坚持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底蕴。

坚持阅读能带给孩子什么?

总有家长在担忧,“我家孩子偶尔也看看书,但也没发现他有什么进步啊?”

阅读是一种长线投资,不是今天读了明天就有收获,但只要坚持下去,收益一定会大于投入。

有人曾将读书比作竹篮打水,看上去是一场空,但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早已一次比一次干净。

坚持阅读的人,虽不能全部记住书中的内容,但他思维中的积累和量变已经悄然开始——

坚持阅读让孩子更专注。

在书店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十来岁的孩子在角落里捧着书认真地看,不吵不闹完全不需要家长操心。

阅读是一件需要绝对专注的事情,以前我一直觉得只有足够专注的孩子才看得进去书。

后来才发现,爱阅读和专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个孩子在养成阅读习惯的路上,也在逐渐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在阅读的时候,孩子排除外界的干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这个过程也是在强化和提升专注力。

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更耐心、更能静下来去做一件事。

坚持阅读为孩子提升成绩做铺垫。

很多家长会反对孩子“读闲书”,认为凡是看课本和作业之外的书,都是在浪费时间。

事实上,课外书是孩子的精神养料,坚持阅读的孩子其实是在潜移默化的为提升成绩做铺垫。

语文老师说,“读书多的孩子往往能引经据典,说话有条有理,在逻辑上占很大优势。”

数学老师说,“很多孩子丢分都是因为卡在读题这一关。解题的前提是读题,阅读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样是数学的刚需。”

学堂有一位妈妈说,自家儿子小学时一直成绩平平,每次考试都排在中游,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兴致缺缺,这一度让她非常焦虑。

但升入初中后,儿子慢慢表现出很积极的学习状态,还经常主动拿出一些习题来找妈妈探讨。

耐不住心中好奇,妈妈旁敲侧击了几次,才从儿子口中得知“改变”的起因。

原来,儿子因为从小喜欢读历史类书籍,升入初中后正式学习历史课,课上老师讲的很多内容都让他觉得很熟悉。

“有一次,我们老师讲到秦始皇的时候提了一个课本外的小问题,结果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答上来了,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我了!”儿子跟她讲起这件事时,得意得眉毛都扬了起来。

有了这次历史课的经历,孩子体会到了“好好学习,被老师表扬”的快乐,之后在学起其他科目时也更上心了!

妈妈说上次期末考试,儿子成功考进了全校前五十,比刚升学时进步了三百多名,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仅如此,坚持阅读还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更有深度的人。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为了补充和完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每个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其实就是在构建自我的精神世界,他们会整理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一位网友曾分享了自己在养成阅读习惯前后的变化——

进入大学之前,@路小疯的时间都是在刷题和做作业中度过的,很少读课本之外的书,那时她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记录一些随笔,但写下的内容都是干巴巴的闲话,有时甚至连逻辑都没有。

进入大学,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深深吸引了她,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也让她拥有了大量自由的时间。

她就像是终于见到大海的鱼儿一样,一头扎进书籍的海洋,废寝忘食地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从传记历史到散文诗歌,从法学论文到时政新闻,她广泛的阅读着、吸收着……

大量阅读的积累,让她的学业一路绿灯,成功攻下博士学位。而此时,再对比自己的思维、文笔时,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路小疯说:“坚持阅读之前,我的眼里只有一座小城的烟火,看看哪家店的奶茶好喝,哪家又有新款的衣服;坚持阅读之后,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看到了国家的法治体系和经营运作。”

阅读,看似一件小事,却拥有翻天覆地的能力。

著名主持人杨澜也曾说,“如果说有一件事让我的工作和人生都非常受益,那一定是阅读。”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