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如何打破科研的“功利性”,培养中国孩子的科学素养?

2002年,李菂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

他加入了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在美国宇航局和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员。

他所在的微波卫星团队首次发现了星际分子氧气。科学期刊PASP指出:李菂等人第一次探测到的分子氧气,可能是主要的氧元素库。

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2010年,他参与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Herschel项目工作,获得NASA优秀团队奖,也是团队奖里唯一的中国籍科学家。

然而没过多久,在所有人的惊讶目光中,他为了参与FAST(中国天眼)的一线建设,毅然回国。

FAST “中国天眼”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回国决定

他如何看待国内对诺奖的“过度关注”

他的两个孩子对科学都不感兴趣,为什么他反而很高兴?

科学的“功利性”和“探索性”有冲突吗?

如何让STEM教育项目落地,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的科学素养

让我们走进李菂教授丰富多彩的创新科学世界。

01

“热爱”的价值远超“才华”

早在2008年,身在美国的李菂已经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兼职FAST(中国天眼)项目的科学家。

谈及为何放弃优越的条件回国,他说:“遇到FAST这样世界级项目的建设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科学兴趣所在,没有理由不回来。”

为此,他一年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贵州的山里度过的。

山里条件非常艰苦,从筹备、开工到竣工横跨6年时间。期间他的团队一直住在临时工房里。

一排两层的活动板房,一楼办公,二楼宿舍,没有洗手间和洗澡间,冬天的时候从外面洗澡回来,头上都要结一层冰碴。

李菂教授 图源 | 中国科学院官网

他的动力究竟来源于什么?

李菂说,是好奇心、主动性、执行力和热爱。

“天体物理是比较纯粹的基础科学,没有直接的实用性,原动力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我们科学家个体的乐趣,更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不停探索前所未知的世界,才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得到我们想象不到的答案。”

他认为,“热爱”的价值远远超过“才华”。

才华相对常见,热爱常有,但是“热爱”和“才华”同时具备却稀少难得。

02

离普通人遥远的天文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李菂教授认为天文虽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基础科学,却影响着国计民生,甚至国家战略发展。

而且天文学发展的真正推动力,不是经济效益。

比如WiFi,它作为澳大利亚国立天文台无线通讯项目产生的一个专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给澳大利亚科工组织赚了上亿美元的专利费了。

谁又能想到,这么赚钱的一个项目,是一位叫Sullivan的研究员为了探测宇宙学,在做射电望远镜的过程中“顺便”研发出来的呢?

图源:pexels

有人问,航天探测每升空一次要上亿美元,非洲有这么多饥饿的儿童,如果用这笔钱做福利,可以救活多少人?

这个疑问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做基础科学的人不能只关注眼前的问题,需要想得更长远。

如此才能解决人类范围内的、突发的、大小型危机。

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李菂教授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基础科学的附加价值和社会意义 。

03

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诺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家何时拿诺奖,似乎每年都会引发一轮热议。

首先,李菂教授对这个科研“动机”予以否定,他强调:诺贝尔奖从来不是一线科学家的主要目标。

统计显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量工作是在30岁以前做的,但是真正产出的重大学术成果,都在30岁以后。

李菂教授参加IEIC云端论坛

有人问,为什么有时候一个诺贝尔奖会分给三个人?

这是因为一个诺贝尔奖要经历前后几十年的探索,它不是个人暂时的研究。获奖的背后可能是整个学科的发展,甚至一个工业体系、理论体系上百年的积淀。

比如2019年,一个奖项同时颁给一位理论家和两位观测学者。他们的时间尺度相差很大,而且一个是宇宙论,一个是系外行星。

评委会给他们总结语:这些科学家加深了我们对于宇宙的理解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换言之,这个奖,是世代研究自然发展的一个结果。

同国外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打过交道后,李菂表示,他对中国的一线科学界充满了信心。

近些年,中国学生的素质越来越被世界高校关注。他们的钻研精神、数理背景、思维逻辑与表达能力,都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综合科学家们的个人成就、基建体系、科学投入、人才投入等因素,李菂教授表示,中国科学家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04

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为何不能功利?

李菂教授有两个孩子,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他也曾为孩子们的学习而感到“挠头”。

他曾试图培养两个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却发现孩子们最大的兴趣是打篮球

按照两个孩子的平均身高,是进不了篮球队的。但是他们通过不断训练和努力,被学校的教练看中了,还参加了全国学校的篮球比赛。

这让李菂十分高兴。

他曾对孩子非常自豪地说:“你们在体育上的成就超过了我。”

他认为,孩子是否成为科学家没那么重要,他们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好。

科学教育不应该只强调学以致用,更多的是培养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图源:pexels

对此,他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继承了科举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注意保留其优势。

学校教育让孩子学习现代知识,能够找到工作。

高考为参与者提供了平等的社会向上移动的功能。

另一方面,教育制度的内禀,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高中物理考试题,更像是一个智力测评,强调教科书上相对成熟的理论,但真正的物理学是丰富多彩的。

严格意义来说,这不是在探寻真理。

他提出中国的科学教育,首先要在“动手”上多下功夫,哪怕让孩子去做市场调研,看哪个无人机的性价比更高;其次,提高老师的跨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课程的能力,这也是很现实的挑战。

05

教师如何更好地传递科学素养?

“教学”和“一线工作”相结合

在美国硅谷,很多斯坦福的学生都有创业课,他们自己建立公司,或者做工程师设计产品。

无论创业是否成功,他们都会摸索出很多经验。最后回到学校里讲课,将经验带给学生。

“教学”和“一线工作”结合后,其产生的正向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李菂教授提出:增强国内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提供从“科学教育”到“科学工程”的持续性教育。

比如从国家天文台或者科学院出来的学生,有机会到中学传授知识。目前这种情况是有所改善的,北京和上海已经愈发重视了。

普及STEM项目,催动孩子原始好奇心

2013年美国政府启动科学教育改革。

2015年美国通过了STEM教育法案,要求STEM教育必须普及初等教育,政府在开发课程和教师培训上,提供了大量资金。

2017年,中国教育院发表了《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将科学发展和创新人才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但是想在国内真正普及,尚存在很大阻力。

李菂教授回国后发现,参加天文比赛的学生,多为初中或者高一。高二学业繁重,高三要高考,就没有学习天文的紧迫性了。

STEM项目也是一样。

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目前只能想办法“催动孩子的原始好奇心”

像黑洞、引力波这种比较前沿的科学知识,在教材里几乎没有,老师要怎么引导,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掌握相关理论呢?

其实越小的孩子,有时候问的问题越直接、越深入。长大后,有了偶像负担,担心暴露自己某方面的无知,反而不问了。

李菂教授认为,越是有好奇心的小孩,越愿意听本质的问题,所以老师千万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教科书上。

另外,可以利用中国日渐发达的科幻产业,比如刘慈欣的《三体》,他让引力波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如郝景芳作家,她的城市折叠故事,带人思考了现代化的高密度社会,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以上这些都是促使孩子进步的途径。

来源:搜狐教育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