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博士毕业如果不去科研岗位,那它的意义在哪里?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
概括来说,博士毕业后的归宿主要有:高校任职(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博士后等。倒退20年,在那博士是“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博士毕业后基本都直接输送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博士后流动站等单位中的全职科学研究岗位。人们也通常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不过由于近10年来博士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加,高校教职需求的缓慢增长导致学术劳动力市场开始饱和,致使博士毕业生获得学术职业的难度逐渐提高。
据2018年对5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4856名博士毕业生就业数据调查显示,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为50.2%。而这一比例在1997年、2007年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分别为74.6%、54.3%。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在学术系统就业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
现在再回到知乎的提问上来,博士毕业如果不去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岗位集中的单位,那它的意义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是不去科研岗位博士真的就白读了吗? 显然很多人都不会认同。
这个问题引来了很多在读博士、博士后的回答,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读博士的意义,在思维、在能力、在心态和在资源及在发展空间等各个方面。
“读博士以后如果不去科研岗位,那读它的意义在哪里?”
1
收获更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博期间,我们需要给大家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其基于的假设,并且会反复推翻想法,重新建立正确的逻辑;读论文,是思考和学习他人逻辑证明方法的过程;自己设计实验和写论文,是利用之前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思考研究方向到假设、实验、写论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被一遍遍“摧残”,但它也会逐渐提高。
2
提高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
能在大量的阅读中抓住关键信息、提炼核心内容,这才是真本领。
读博期间,你也许会被老板逼着一个月看完100篇文献。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你会很痛苦,但是越到后面越轻松。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你就大概知道在哪个部分会出现关键信息。能够快速检索,查找信息,这个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
3
抗压能力增强
抗压能力,一定是所有博士生最有感触的一点。
博士从申请开始,对大多数人就已经是难关了,很多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申请到一所满意的学校,并且结果有时候并不如意。
入学之后毕业之前,不能说是如履薄冰,起码也可以说是每天在接受磨难。实验一次次失败、投稿被秒拒,博士生们每一个人都被“按在地上摩擦过”。
在不断的打击与挫折中,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值不断被刷新。好处就是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还真没有比读博期间更难的问题。
4
收获良好心态
博士学位的攻读时长和自由的特性,也是一种挑战。挑战成功,便有心态上的收获。
有些博士生会遇到非常狭窄和特定的问题,这些问题费时费力,但是不得不解决。在这段时间里,很难不感受到被其他研究者和研究圈子抛弃。有些博士生能沉下来心来,像竹笋一样在黑暗的泥土里扎根,某一天便破土而出。
有些博士生会变得不再浮躁,更加从容平和。在接触了广泛的知识后,他们会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和普通,也越来越能体会到芸芸众生的不容易。知道失败乃人生常态,所以会在任何工作中细致认真,更加有耐心。
对另一部分博士生来说,读博满足了他们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获得了较为充足的提升空间。有了成就和成长,自信心也会相应提升,心态会更加积极乐观。他们会有更新的目标,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也能更好的帮助他人。
5
增加人生选择
没进入科研岗位,并不意味着你不优秀。
相信每个博士生都是抱着走上科研之路的初心选择博士深造,但是大家也会在攻读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论博士毕业后做什么,每个博士生都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以不同的方式来回馈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从学历的角度来说,不论是搞科研、当老师、进大企业还是创业,拥有一个博士学位,能选择的道路会更多,起点也会比其他人更高。
实际上,很多博士们视科学如生命,他们并不把进入科研机构当做终极目标,而是将科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行动力,拓展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我们可以发现,读博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其中一站,去做科研也只是其中一个选择。在博士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收获更加专业的知识,拥有全球化视角;能够将自己运用多年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梳理归类,将零散闪现的碎片化灵感升级为全面沉淀的系统化思考,最终形成一套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型;能够拓展新的人脉圈,结识不同行业的有效人脉,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做科研不是单纯靠情怀,靠努力,也与天赋、平台等因素密不可分。在攀登博士这座山上,做科研只是其中的一个山头,在目前来看还比较重要一个山头。在目前的大趋势下,有一天,当你极目远眺你会发现,远处还有更多更壮美的景色在等待着你。
数据参考来源:《中国高教研究》—《知名大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作者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李永刚
搜狐号@学术桥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kejijiaoyu/37765.html 发布于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