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热不退” 考生目标已不仅锁定在公办中小学校

近日,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在28个省份开考,又一大拨在校大学生走进了考场,迈上了求取教师资格证之路。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一个起点。前些年因为工作繁重而琐碎,在很多年轻人眼中,中小学教师并不是好的选择。但近几年,却出现了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不断攀高的现象。

最直接的一个证据是媒体这样的报道: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开始网上报名的第一天,由于报名人数激增,导致报名端口拥堵。话题“学信网崩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人数近900万。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报考人数是290万,而下半年的报考人数一下子增长到590万,比上半增加一倍多。

这个增长势头2018年就已经显现,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曾经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介绍2018年下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达到447万人。

报考人数持续走高,反映出的是教师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在增加。

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教师的职业发展、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这些因素叠加成为了吸引大学生进入教育行业的重要因素。今年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大学生考教师资格证是出于对教育行业的“认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张晓(化名)报名了今年的“教考”,她是这个暑假作的决定。张晓之前曾讲过网课、做过兼职的家教,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她便作出了毕业后回家乡当老师的决定,而这个选择也符合父母的期望。

当老师,也是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届硕士毕业生何艺欣的求职目标。过去几年间,她曾前往英国诺丁汉和西班牙做过对外汉语教师,目前,她正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从事助教工作。这些经历让她更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她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这让她觉得“很舒服、很纯粹”,而“教书育人”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何艺欣把教师作为自己职业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教师拥有比其他工作更长的假期,也成为年轻人选择这一职业的重要因素,“我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多去外边走一走、看一看。”何艺欣说。

通过“教考”仅是迈向教师行业的第一步,能否最终成为教师还要做更多的准备。

何艺欣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察的主要是高中时期的知识,整体而言并不很难,主要用心准备就可以。真正难的是“面试中的授课环节”, 尤其对一些非师范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不会太轻松。

不过,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有“铁饭碗”的公办中小学校已经不再是参加“教考”同学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民办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记者在不久前北京市举办的秋季首场线下双选会上看到,除了那些国企,一些知名培训机构摊位前,排队人数众多。《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印证了记者的观察,大学毕业生在“教育业”的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催升了“教考”的热度,同时也在提升着民办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而这种提升则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一位师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列举了培训机构的优点,“年轻人更多”“名校和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 “在培训机构的晋升速度会更快”“不用管那么多学生,没有那么多责任”“收入更多,过万元是最起码的”……

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年轻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的取舍。“我们培养的学生一般都进入北京知名的公办中小学,但是过了签约5年服务期后,他们中的很多人流向了培训机构。”北京一位师范类院校的老师说。

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上培训机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市场上,发展势头好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收入。

不过,并非所有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都目标明确,还有一些人是“为考证而考证”。今年报考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大三学生陈蓉(化名)就属于这种,“现在的打算还是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了,很有可能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埋头考别的去了。”陈蓉说。

一家在线教育企业的人力行政副总裁谢慧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在线教育行业比较热的状态,会促使一些同学‘跟风’加入这个领域,教师资格证对于非科班的同学而言能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但是,她也提醒,“在作职业选择的时还要慎重考虑,教育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从事这个行业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发自本心的钻研内容,服务学生和家长,才能出成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 樊未晨 实习生 张释珍 阳洋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