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超标超前教学,孩子的暑假如何安排?

5月9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具体依据。这份文件的细致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从限定1-3年级学生对“万以上的数的认识”到禁止让“小学低学段学生理解《滕王阁序》”,既包括了语数英理化生六科的内容,每门学科的负面清单也包括了“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

语文学科负面清单“典型问题”

由负面清单所传递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那就是“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的难度。培训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教学的同期进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的知识内容”。

教育部的负面清单洞悉了当前寒暑假培训的本质。绝大多数所谓“培训”,其实都是“提前学习”。那些“攻克难题”的培训,大多数其实也是变相的“提前”。

因此,尽管教育部文件并没有彻底禁止寒暑假培训,但在文件发布后留给寒暑假培训的路似乎也只有两条了:第一,组织孩子们复习上学期的内容;第二,创造性地培训,既不要增加难度,也不要偷偷塞进下学期的内容。

这种寒暑假培训本质上就是一种“浪费”,因为真正的学习,是去领悟那些“未知领域”,把未来的东西提前学习,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是挤压孩子寒暑假的时间而已。家长可能也心知肚明,但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花钱买提前:让自己家孩子先学,到学校再学习,或许就会轻松一点、或许成绩就会好一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学习任务越来越重,除了课堂学习,放学后还有很多作业用来复习当天的内容,很多家长周末也会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这样下来,其实真正决定孩子竞争力的,就是寒暑假。从应试的教育看,寒暑假通过辛苦学习(提前学习),或许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但是这种短期的成绩提升,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没人知道在课堂上重新学习学过的知识时,已经听过课的孩子是否会三心二意,反而影响到真正掌握新知识。奈何大多数家长都是身在其中,别人家孩子在补,自己要是放弃的话,总觉得输在了起跑线。这样,寒暑假就变成了学期的延伸,变成一种会重复的“预习”阶段。

负面清单出来后,虽然不一定能够百分百消除培训机构提前补课的乱象,但却是家长一个思考的机会:孩子需要怎样的寒暑假?

有远见的家长,当然不会放弃寒暑假,但是如果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真正有竞争力,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可以让孩子去旅行,去看博物馆,去掌握一些新技能,培养一些新的爱好,这些和课本真正无关的东西,反而会增强孩子的“底层竞争力”,也就是“学习潜力”。即便从应试的角度看,也是有益的补充。“把寒暑假还给孩子”,不是完全放养,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找到自我,找到自己可以一生持续努力的目标。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