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公“备胎转正” 职教机构如何抓住此轮机遇?| 鲸观察
导语
2020 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 874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新冠疫情爆发,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难上加难。一边是教育部发文强调扩招 18.9 万研究生的同时还要增强政府部门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另一边是企业缩减招聘岗位,降薪裁员不断。毕业生两相对比之后,考研、考公成功地“备胎转正”。如此来看,专注考研/考公的培训机构的机遇来了?
求职难,考研考公“备胎转正”
“金三银四”的口诀在庚子年的春天失效了。
疫情之下,大量企业自身自保,缩减招聘岗位,甚至取消春招。根据网易数读对智联招聘数据的统计分析,今年春招中, 40.9 %的受访企业表示会缩小招聘规模,明确表示会多招人的占比仅为 15.9 %。而 Boss 直聘发布的《春节后 10 天人才趋势观察》报告也显示, 2020 年就业市场新增招聘需求较 2019 年同阶段减半,小微企业招聘需求锐减 6 成。另外,虽然相比于大企业,小微企业投放的岗位最多,但由于求职者对大公司的向往和小微企业自身也面临经营危机,这一部分岗位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求职者接收。
“今非昔比”或许更贴合 2020 年就业市场的主题。疫情的爆发使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大大降低。在疫情之前,岗位供需不对等、毕业生目标过高、学历和经验不匹配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钉子户”。疫情发生后,管制带来的流动受限和租房困难、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陌生的在线面试方式,全都成了这一特殊时期挡在学生求职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教育部在今年 3 月 4 日曾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20 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 24365 校园招聘服务活动的通知》,提出教育部联合五家社会招聘网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 24 小时全年 365 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随后又多次下发通知指导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诸多政策中,有两点最受关注,一是研究生扩招 18.9 万人;二是增强政府部门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前者为考研“加血”,后者为考公“赋能”。
民企具有“高风险高薪水”的特征,但在特殊时期,公务员岗位就显示了“低风险高稳定”的优势,职员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公司裁员或者降薪,个人经济情况亦不会受到跳崖式恶化。在本次疫情期间,民企降薪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人们接收到“民企工作风险高不如考公稳定”的暗示,最终向考公方向偏移。同时,许多毕业生也选择放弃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工作,从而回避风险,他们认为读研可以提高个人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而那时疫情已经过去,就业市场的紧张情况也会有缓和。
“坐以待毙”不如“坐家考试”,浪费大把时间去等待不如利用空档期为自己再开一条路。然而,考试那么多,为何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考研和考公两类考试呢?关键因素在于结果。与考研考公两类考试相比,即使成功通过了各类资格认证考试,毕业生也无法完全保证自己可以凭借资格证从就业竞争中拔得头筹,不确定成分依旧很大,仍然要直面眼前的就业难问题。而考研可以让自己重新回到学校,短期之内避开就业竞争,争取时间为自己增加竞争“筹码”,比如学分绩点、发表论文、国外交换经历、大厂实习经验、研究生学历等等;公考成功则可以让自己直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虽然薪水不高,但是“隐形福利”如五险一金的比例等都比普通民企高。
最终,“备胎”成功转正。考研、考公顺理成章地填补了人们的空档期,成为了“高性价比”的选择。而这两个考试,在三个月之前还只是备选方案。
「去年秋招的时候没有找到很合适的工作,本来我打算看看春招的,结果年底肺炎就爆发了,我的计划全泡汤了。最近我和爸妈商量了一下,如果四月结束还没找到工作,我就在家考研了,也算给自己和家里人一个交代吧。」杨同学在采访中说道。
因各种原因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有了能够说服自己静心“放假”的理由。对培训机构来说,则意味着一轮机遇的到来。
疫情下,考研考/公机构迎来新机遇
目前考公考研机构有两类:
第一类,线上为主:比如粉笔网,考虫网等,他们的营收主要从线上业务中获取,主营销也在线上开展。
第二类,线下为主:比如中公教育,华图教育等,主营收来自线下面授课,主营销在线下。
虽然受疫情刺激,线下面授课无法开展,但两类培训机构的线上课堂营收都出现了增长态势。
比如,中公教育 2019 年财报显示,面授培训收入达 80.84 亿元,同比增长 40.09 %;线上培训业务首次突破 10 亿元,培训收入达 10.36 亿元。年尾虽发生疫情,但仍比去年同期增长 133.50 %。
中公教育相关人士告诉鲸媒体:“在疫情期间,公司借助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通过线上营销来抗击学习中心暂停营业带来的影响。此外,中公教育的教学已大量转到线上。由于中公原本就有在线上布局,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业务增长依然强劲。另外,随着疫情解除,中公计划将全面恢复各地课程。”
华图教育则对鲸媒体表示:“受疫情影响,全国所有教育培训机构关闭了线下授课,华图教育也在第一时间上线了多种在线课程。据统计,每天有接近 10 万人同时在华图教育的平台上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金融、军队文职、军转等免费在线直播课程的学习。两个多月来,华图在线共推出了 2000 小时左右的公益课程,累计观看量超过 100 万人次。”
而在今年一月份,粉笔网也停开所有线下班课,转入线上的用户比例超过 80 %,线上收入同比增长 100 %。
可见,“备胎转正”对考研考公培训机构而言也预示着新的机遇。
这与考研考公机构的目标群体有关。这一群体主要是年龄在 18~45 岁之间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员,考试成果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他们有更强的目的性和学习主动性,即使课程受到疫情影响从线下转入线上,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课程消费动机也不会产生太大挫伤。换句话说,该群体对渠道转变适应性很强,甚至会主动要求更换渠道来保证不耽误学习进度。
此外,目标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使考研考公机构的市场规模得到了保证。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8 年研招考试人数 238 万人;2019 年同比增长 21 %,达到 290 万人;到了 2020 年人数再创新高,达到 341 万人。近几年的公考虽然受政策影响,人数增减趋势上下波动,但竞争激烈程度和报考火热程度依旧很高。可以预见,在 2020 年“稳就业”政策的扶持下,公考提供的岗位和报名人数会有大幅增长。
华图教育品牌部总监齐宏明对鲸媒体说:“此前,虽然出于对体制内的刻板印象,有不少年轻人选择进入外企,或者自己创业,但公职行业仍然是当今年轻人的就业首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体制内“旱涝保收”的优势更加凸显,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部分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公务员、社区工作者、医生这些体制内岗位的才更有保障。这势必会使历年愈发火爆的公务员招录考试进一步升温。以 2020 国考为例,共有 550 个部门提供 13849 个职位,总共招录 24128 人。较之前一年的 1.45 万人又增加了近万人。种种迹象表明,疫情结束后,公务员考试扩招是定局。”
考研考公机构如何抓住新一轮机遇?
“我可能不会说这是“机遇”,而是一个自然趋势。疫情的出现或许会让许多观望者坚定考研决心。”学慧网 CEO 高燕站在整个市场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实际上这一市场并非蓝海,而是已经存在了确定的龙头企业。学慧网作为这两块细分业务的后来者,我们面临很多挑战。所以我们内部就是要瞄准这个细分业务中的细分市场,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会考量到底要做哪一类院校的考研业务、哪一类职能的考公项目。目前我们不会去做大而全,而是有所选择。”
想要在疫情的时间段内抓住机遇,高燕表示,企业首先还是要顶住负面影响,降本增效,毕竟只有先保证企业的存活才能谈未来发展。而在考研热度上升的必然走势下,疫情引起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是有限的。在采访中,高燕强调,必须要夯实和提升课程研发、教学以及个性化服务的质量,质量是王道。「教育消费目前正在面临消费升级,当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形成的时候,我们就要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帮助消费者在忙碌的状态下更高效地学习。这些是根本。另外,我不认为在疫情期间用一些短期计划就能帮助企业站稳脚跟,教育消费仍然是相对理性的消费,所以不论是疫情期还是正常时期,不变的是我们如何为学员创造价值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成绩。这才是我们抓住市场的最根本的东西。”
齐宏明则从新冠疫情的时间段出发,他认为,要从线下复课准备、产品研发和运营、师资培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出发:“第一件,为地面班全面复课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包括场地的消毒,员工的安全培训,一定在国家的政策的指导下,全力做好这次公务员面授的辅导培训。对于依然不能恢复面授班的,继续大力推出面授课程的线上化。第二件,因为 2020 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我们也根据国考的变化做了省考的预测。目前研发工作全部到位,接下来就是所有员工、老师的培训。因为新产品研发出来需要有培训、落地的时间。同时,笔试我们也进行了几轮培训,确保所有老师能够顺利完成授课的任务。第三件是基于所有的产品运营活动,我们会大力推广免费的直播课、公告的解读、职位的报考。第四件事情是我们的人才招聘会持续不断地进行,兑现华图之前说的再招几千名应届毕业生的承诺。”
此外,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也可以为机构赋能。以粉笔网为例,粉笔网原生于线上,主营公考项目。2019 年初,粉笔网 CEO 张小龙就曾提出,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线上线下融合产品。与现在的许多教育机构相反,粉笔网是以线上业务为基础向线下扩张,同时拓宽业务品类,截止 2019 年 7 月粉笔网开设的线下教学中心超过 30 家。在此次疫情中,粉笔网凭借线上扎实的底盘,在从线下进行流量回收的过程中,获得线上收入翻倍的结果。这也验证了二者融合、取长补短的效果。
疫情使原本作为“备胎”的考研考公加速“转正”,成为当下的热门选择。对于相关培训机构来说,也着实是一把“寒冬里的炭火”,而机构的屋子想要暖和,还需从大处规划、小处着手。总的来说,要想抓住「备胎转正」的机遇,考研考公机构需要在长期规划中寻找细分市场、短期危机中做好顺应趋势的准备以及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进行前瞻性规划。
来源:鲸媒体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kejijiaoyu/19092.html 发布于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