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五年内翻倍,学历真的代表竞争力吗?
从2015年的165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国内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增长率也从2015年的-4.07%,到2019年的21.85%。其中当然有热爱学术研究的专业型人才,也不乏想要通过提升学历换取一份好工作的人,同时还夹杂着许多对未来感到迷茫而随波逐流的学生。
国庆假期结束后,周颖租到了一间四人寝室的床位,但同住的室友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为了全身心备战12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早出晚归的周颖很少能和室友说上话。
早上6点起床早读,赶去8点开门的学校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晚上10点30结束学习,11点宵禁前回到寝室,12点上床睡觉——周颖的生活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没有娱乐,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她至少要持续4个月。
周颖是考研“二战”大军中的一员。在考研的圈子里,他们喜欢把首次考试称为“一战”,失败后再考的叫做“二战”,以此类推,直到成功“上岸”。周颖没能在去年上岸,而眼下,离她再次踏进考场,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次,周颖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将达到340万人,预计增长17.24%——几乎是招生规模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临近毕业,就业还是考研,始终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尽管大部分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进入职场,但先工作还是先读研,是两种不同的加码方式。毕业就工作,趁着年轻,积累经验,锻炼能力,通过实践提升个人竞争力。读研则相反,学历就是最好的背书。
问题则在于,哪种加码方式更有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最近几年,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15年的165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国内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增长率也从2015年的-4.07%,到2019年的21.85%。其中当然有热爱学术研究的专业型人才,也不乏想要通过提升学历换取一份好工作的人,同时还夹杂着许多对未来感到迷茫而随波逐流的学生。
谁都想要增加自己的求职筹码,但学历是否真的能给你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本科毕业后的三年到底该在职场里摸爬滚打,还是待在象牙塔中继续“修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些当事人,他们有选择继续读研的学生,也有曾经弃考而进入工作岗位的公司人,同时,人力资源专家也从雇佣方的人才需求角度为我们拆解了一些问题。
他们为什么考研?
1、更好的文凭,更好的学校,更好的工作
周颖考研的目的很明确,她希望毕业后可以进入公立学校当老师。这是她和父母都认定的职业,体面、稳定,有寒暑假。
但好学校的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必备的教师资格证之外,还有专业对口的要求。周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考研进入本校的教育专业是她心中的最佳选择。“如果是本科,想在上海这边做教师肯定是做不了的,但如果你是研究生,而且还是教育专业的,以后在上海最少也可以做个小学教师。”周颖说,“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还是得考研。”
高学历是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凭借研究生学历在招聘时求得更大的赢面,是不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首要原因。在麦可思针对2018年本科毕业生的调研中可以看到,53%的人选择考研是出于“就业前景好”的动机。
尤其对于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为自己翻盘。张元是浙江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的研二学生,她当初的目标志愿是浙江大学,“也是为了好找工作考虑,起码要读比本科更好的学校。”抱着和张元一样想法的,还有大批以“双一流”高校为目标的学生,这使得这些高校的招生数量占据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六成以上。
金融专业是浙江大学财经类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之一,这是张元选择该方向的重要原因。2017年起,就业导向的专业型硕士学位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就业场景更清晰的专业成为热门。
2、“慢就业”的缓冲期
没有进入心仪院校,但张元依然选择在本校继续读研,“我觉得自己找不到好工作,也不想工作,觉得校园生活还是很美好。”张元对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好意思,她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从小乖巧听话,成绩一直不错,高考结束后,父母帮她决定了志愿,大学期间,她几乎没怎么为自己考虑过未来,直到大三下学期,有点内向的她才发现自己对进入成人社会充满恐惧。
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甚至没投过简历,张元后悔本科的时候没有积累任何实践经验,“和那些大神比起来,我的简历是一张白纸。”浏览了各种招聘简章后,她更没信心了,觉得自己达不到要求,会在竞争激烈的求职中落败。于是,张元决定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磨练职场的技能和心态,也让自己有时间去思考未来的方向。
工作不好找,考研成了避风港,在麦可思的调研中,17%的学生因为“就业难”而选择了考研。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涨落和就业周期总是有所呼应。斯坦福大学学者Wendi Goh的研究显示,1976年到2005年间,美国就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表现出明显的反商业周期行为——就业率每增长1%,入学率下降4.09%;GDP增长1%,入学率下降2.04%。“他们的动机主要是改善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机会。”Wendi Goh分析称。而如今,不再需要为温饱担心的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当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优势时,他们同样选择了用“考研”作为自己进入职场前的缓冲。
3、学位大扩招,硕士成常态
张元所在的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最终考上的大约有四分之一。学校为各个专业的考研学生准备了专门教室,她的同学基本从大三下学期,甚至更早,就开始占位复习。
而在重点高校里,升学氛围愈加浓厚。相比普通高校,他们有比例更高的推免名额,竞争也集中于此。“我们专业的保研比例是10%,很多同学从大一就想要争取,所以一直在认真备考,有的同学是大二、大三才明确,但也会很努力,还会参加各种加分活动。”一位通过推免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就读的研二学生说。
还在东北的一所一本财经类院校读大三时,高恺周围将近70%的同学都有读研打算,在同辈压力下,高恺跟随大部队开始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备考历程。“当时没有想得那么清楚,只是感觉先学着,大家都说要考首都对外经贸大学或者是东北财经大学,就随波逐流地想考这几个。“
很快,秋招的气氛弥漫到校园里,他又有些坐不住了,立马进入海投简历、轮番面试的求职过程。在拿到一家头部期货公司的offer后,他也随即放弃了考研。然而工作两年后,高恺逐渐发现同事里多以研究生学历为主。
供给端的连年增长,使得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比例上升,这是规划中的必然趋势。长期而言,研究生规模和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1950年代小学扩招,1960年代中学扩招,1990年代本科扩招再到21世纪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进一步上移。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7年至2014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占比从0.2%上升到0.55%,而这一数字在美国是12%到14%,增长的空间还有很多。
职场中的研究生越来越普遍,给了高恺无形的压力,“会让我们这些本科生在工作当中有一种自卑感,这种不自信会导致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高恺甚至动起了考在职研究生的年头,他认为有了工作经验之后,自己更知道哪些知识需要针对性地补充,而更重要的是,“我也需要这个学历的证明。”
研究生学历
真的能让你更有竞争力吗?
如果把一个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放在一个竞技场里,学历毋庸置疑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因为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难以评判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学历、学校、专业就变成了评判学生未来能够走多远、做多好的基本评价要素。”智联招聘校园与国际业务总监齐放说。
环境的熏陶与长期的积累能够帮助研究生建立起一些本科生未必具备的素养。“研究生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心智成熟,抗压能力强。”探时代COO李承志说,“他们有很好的学术功底,解决问题时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在薪酬标准上,公司通常给予研究生的起薪也会比本科生高20%到50%。
然而,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没有专业限制、门槛不高的通用型岗位,公司反而偏向招聘本科生,“研究生的成本更高,而且岗位能够提供的回报没法和研究生预设的价值匹配,人员流动性也会比较大。”李承志说。但这类通用型岗位又正是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在李承志看来,不少研究生是学习型人才,虽然学习能力强,但在诸如社交、沟通、团队协作等社会化能力上较弱。而这些能力恰恰是通用型岗位上不可或缺的,在这些方面,研究生未必比本科生更有优势。
最近几年,每逢毕业季,“就业难”这样的话题总是成为热门,但与此同时,不少大公司却找到李承志,抱怨起“招工难”的苦恼,一边是焦虑的毕业生,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大公司,其背后无疑是公司需求与学生能力无法匹配的落差。“现在很多研究类的课题没有实际应用场景,所以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对工作的帮助不大。”李承志举了个例子,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拿着管理类的硕士文凭,在公司的眼中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此,仅仅一纸学历,无法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
选择读研,要注意这些事
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读研还是工作,无非都是想要一份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酬。
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后获得国内硕士学历的群体月收入为7371元,要低于学历未提升群体7419元的月收入。齐放认为这在情理之中,“本科生工作三年以后,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求职者,在跳槽的时候薪水是递增的。”所以,即便读研,对刚踏入社会时的起薪还是得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当然,在进入职场以后,研究生的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学习的底子不是一天练成的。”李承志认为,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扎扎实实的学习能力所蕴含的成长潜力。
除了对薪水要有合理预期外,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也可能是一个风险,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它的周期性,而脱离社会的校园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三年的时间,曾经炙手可热的专业等到毕业时可能已经人才饱和,读研未必就能为你换来一份理想的工作。
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人才市场,使得很多岗位对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研究技术型的岗位,高学历成为敲门砖。
不过对于很多非技术类的通用型岗位像是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比起你的教育背景,你是否对行业有成熟的认知、你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你是否擅长沟通等等要素都在这类岗位的能力模型中。
对于想要借助升学来暂缓就业的学生,未来3年里,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规划,搞清楚你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你是否具备这份工作所需要的硬技能和软技能。“这件事不见得你研究生读了两年或三年,就能想清楚。”齐放觉得,一份具有含金量的学历,根源还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并在研究生期间内有目的地充实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李承志同样认为,对于最终想要进入职场的研究生来说,清晰的规划和能力的补充才是这附加的3年最需要重视和积累的东西,“如果一直没有把缺乏的能力补齐,光靠学术修养是不够的,除非你在一个纯粹的学术环境里。”
张元没有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她认为最终争取来的这三年过得很有价值。和导师一起工作,和拥有社会经验的同学相处,不论专业知识还是思维方式都在点滴的进步中,“研究生是一个比本科生更为社会化的环境。”张元说。虽然她还是有些青涩,但至少对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恐惧了。
考虑了太多的现实因素,也许我们需要回过头去想想研究生的本质是什么。依然有毕业生为了寻找真正喜欢的专业而读研,为了深入研究而继续攻坚。始终不变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旦选择了便不要总想着回头。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每一条都不是捷径。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元、高恺为化名)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kejijiaoyu/15703.html 发布于
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