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网友支持学习繁体字,当中多数人认为有需要自学即可
近日,教育部答复“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引发网友热议。
就此,南都NDX实验室发起网络调查,截至10日中午,共2506位网友参与讨论。其中超七成网友认为有必要学习繁体字,仅过半网友同意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
超七成网友认为有必要学习繁体字
据了解,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交《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近日的答复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已经涉及了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是否还有必要在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
南都调查发现,超七成网友认为有必要学习繁体字,但仅半数网友认为有必要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
这意味着多数网友支持学习繁体字,但认为没必要在全国中小学课业中再增加统一的教育内容。
持支持意见的网友认为,繁体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传承。例如,网友“林大猫”表示,文字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经典的重要传承途径和必要传承方式。繁体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理应被传承,被记住,简体字作为方便交流和普及的工具,作用已经基本实现,此时加入对于传统繁体汉字的教学,既符合文化建设需求,又符合新时代对于青年的要求。
反对的网友则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已经够重了,没必要再额外增加压力。
近五成网友认为有需要时自学就好
南都记者发现,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9成认识繁体字。关于学习繁体字的途径,有63%的网友是通过看TVB等带有繁体字幕的影视剧,43.5%的网友通过古书、古典武侠小说等,少数网友是通过学校老师、家长学会。
在支持学习繁体字的网友中,有41.3%的人认为“应该在学校里系统学习”,另外有45.7%的网友认为“有需要时自学就好”。
这也意味着,多数网友希望根据自身需求来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没有必要成为“规定动作”。例如网友“文”表示,自学就行,在学校里普及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也造成部门工作双重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晖曾向媒体指出,要想传承中华文化,我国中小学生还需要从多学科汲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繁体字对文化传承有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多大,对不同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学生在生活当中就有机会去了解,传承,没必要通过教学这种方式。
专家:“写简识繁”,做到二者很好的转换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前有声音提出,简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教育部回复中提及,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在此前的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简化的汉字提高了书写效率。“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传递文化内涵就可以了,文字是一个社会性的符号。” 黄德宽说。
不过,简体字的普及并不代表繁体字的衰退。南都记者关注到,教育部在此次回复中称,当今语言生活中,繁体字仍将在发展文字艺术、加强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文区沟通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将在坚持国家文字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调研,开展繁体字相关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志伟也曾提出要“写简识繁”,做到二者很好的转换。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kejijiaoyu/15008.html 发布于
201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