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儿子熬夜抄22页作业,他“怒撕课本”抗议填鸭式教育!
孩子作业堆积如山,身为父母是该催促监督,还是勇于为他反抗?
台湾一位摄影师爸爸就选择了后者来为孩子发声。
早前他在脸书上分享了一张照片,上小学5年级儿子的家庭作业被撕碎散落一地,作业本上还可以看到多处荧光笔划线的痕迹,并喊话道:
“老师,我儿子的课本作业被我撕了,我要叫他上床去睡觉,抱歉!”
随后他透露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原来他发现儿子在升入5年级后,作业就变得越来越多,有时候写到凌晨还未写完,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压抑,让他极为心疼。
直到日前他得知儿子的作业是抄22页的课本内容,于是他轻声问儿子“你写得完吗?”,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在深夜11点召集妻子和儿子共同讨论这件事。
“不要说小孩,连我这大人都写不完!”
最终,他决定撕掉作业,先让儿子上床睡觉,再隔日让妻子申请转学。
“课本可以再买,记在脑袋里的东西不会忘掉,但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我儿子年纪小,还不懂得去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时候就是要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做爸爸的就是要帮他。“
此外,他也透露自己这样做并不是在纵容儿子。
他表示儿子从小就向他学习摄影,现在不仅会取景、缩时摄影、剪辑等技能,还是学校的田径校队成员、曾拿过奖项。
但学校的教育方式让他无法苟同,因为功课写错字,老师就要罚抄几十遍,虽然他曾向老师反映意见,却不获接纳。
“为什么学校的填鸭式教育要扼杀掉孩子的兴趣,逼迫我儿子在教室罚抄完字才能出去练习田径。
又不是背诵歌词,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对此有的网友表示同意这位爸爸的做法,
“我看到了一名父亲沉痛的控诉!”
“谢谢你为了孩子,不做一个忍气吞声的家长。”
“现代教育里找不到少才是多的道理,这到底是是为什么?”
但也有网友表示他的做法有点偏激,撕课本不是好的示范。
“孩子看到你撕课本,会更增加他的沮丧和愤怒,你大可以把课本收起来。”
“这个老师也许教法是错误的,但是只是他的错吗?”
对此,这位爸爸表示其实有跟校长谈过,但学校方面并不会因为儿子就改变管理方式,目前已在寻觅新学校,准备帮儿子转学。
学生要做多少家庭作业才够?
手撕儿子作业本、敢于向作业say no,这种做法之所以能得到一些人的拍手称好,也是因为他做到了很多人心中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抛开这一行为是否过于偏激,它主要还是在强调关于家庭作业“重质不重量”的概念。
根据2017年一份《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之前3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日均写作业时长由3.03小时降低为2.82小时,即便如此,这个最新数据仍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
学生的家庭作业不曾被废除,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还是源于“家庭作业有益论”的观点。
大部分父母仍是认为,家庭作业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责任感,还能锻炼学习技能和时间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有效途径。
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论点提出质疑。
家庭作业多对学生有益吗?
2008年,德勒斯登工业大学教授Hans Gangler因提出“家庭作业多此一举”而引起一时热议。
他邀请了1300名全日制学校学生和500名教师展开了一份调查问卷,结果发现:
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他们“并不能评估做家庭作业是否对学生有任何的学习效果”,甚至很多老师自己承认“我的学生当中大约四分之三根本不交作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作业可以改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家庭作业研究权威哈利・库柏(Harris Cooper)在早前的研究中曾认为,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有所联系,后来他却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强。
他和其他研究者通过调查得出: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就之间没有关联,在初中阶段它们中等相关,但如果作业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相关性会随之减弱;两者在高中阶段相关性较高,但如果作业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相关性也会减弱。
就像Hans Gangler教授所言,
好学生不会因为做家庭作业成绩更好,差学生即使下午做功课还是会缺乏必要的引导,因为他们不懂的地方不会因为重复抄写问题或是答案而得到解答。
不经过大脑、机械式的重复抄写,不仅摧残了孩子的思维,也让老师因大量作业失去了展开创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机会。
所以“四年级作业数1亿粒米”吐槽的并非只是一件奇葩新闻,而是背后老师不经反思地将作业分配给学生的一种“任意性”。
一旦学生或者父母认为这些作业没有意义、是在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那么又何从谈及对上学和学习保持热情呢?
说起来,家庭作业品质的关键还是在分发者老师身上,如何因材施教去布置作业、并让父母和孩子得到学习情况的有效反馈,确实对他们是一大挑战。
但我们也要了解到,老师们有没有足够的学校撑力、资源支援、理念认同以及环境支持来进行,也是相辅相成的。(哈佛教育专家-搜狐号)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kejijiaoyu/10326.html 发布于
2019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