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卫健系统:​织牢基层卫生服务网 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贵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推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贵阳建设等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全市卫生健康服务网底不断织牢。
641-13
7月17日拍摄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资料图片)
近年来,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深化县域综合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聚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 进门入户解决“急难愁盼”
家住云岩区万江小区的吴世琴老人今年79岁,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正巧遇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开始新一个月的入户调查,于是将自己的身体情况告知医生,医生为她进行相关检查,并查看她最近的用药情况。“吴阿姨,最近你的血压有些偏高,要时刻留心,注意监测,再观察下,如果还是没有控制住,可能得换降压药。”听完医生的嘱咐,吴阿姨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也没啥大事,都是老毛病,问问社区家庭医生就行,他们都跟踪我的身体情况好几年了。”吴世琴说。
年过七旬的陈明华老人家住云岩区贵乌社区,前几年,她在社区签约了家庭医生,按照医生给出的用药指导,糖尿病病情控制得不错,而且不用一直跑大医院复诊,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专业指导。“我有糖尿病,幸亏有医生经常上门帮我问诊、检查、开药,病情控制得比较好,每天出门买菜、锻炼都不耽误。”陈明华说。
641-14
4月26日,云岩区贵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在中大国际广场为居民义诊。贵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家庭医生团队由各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合式签约服务医院的全科医师、预防保健科医师、护士和各村医师组成,通过分工协作,整合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服务。除了在诊室坐班看诊,家庭医生团队还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慢性病诊治、免费体检、健康科普等医疗卫生上门服务。
在健康贵阳建设过程和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中,家庭医生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功能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2020年,云岩区贵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杨兰芝出任队长,与8名医生、护士组成家庭医生团队,目前已为辖区4000余名签约居民提供定制化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相当于健康顾问,为签约人建档、评估,长期动态关注签约人的健康问题,并给予健康指导,如果有严重的情况还能提供转诊通道。对于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我们会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等服务。”杨兰芝说,从签约服务的人员构成来看,大部分为65岁以上老人,社区家庭医生主要为他们提供生活方式评估、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疾病初期诊断、简单体检,以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杨兰芝的家庭医生团队主要负责慢病管理中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管理,目前在档管理人员有2900余名。
“希望我们能成为老年签约居民健康管理的守门人,通过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让这些老年居民感受到便捷、贴心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强化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杨兰芝说。
近年来,贵阳市率先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创新实施“一病一策”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率先在全国创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还获得“2021年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称号。据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有74个乡镇卫生院、10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个卫生服务站、1314个村卫生室,有家庭医生3738人,已签约常住人口约190万人。
下一步,贵阳市将进一步优化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模式,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格化管理,建立“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落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社区医院开诊 打通居民就医“最后一公里”
“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近两年新开的,我以前没来过,没想到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这么先进了。”家住观山湖区中铁逸都小区的陈女士最近不慎扭伤,休养期间,热情的邻居介绍她到观山湖区金阳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推拿理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女士到卫生服务中心理疗了三次,效果显著。
641-15
2021年4月25日,全省首家中医名医会馆——贵阳市中医名医会馆在观山湖区金阳南路建成投用。市卫健局/供图
2021年7月,金阳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这是2021年贵阳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该卫生服务中心设全科、儿科、公共卫生科、药房、妇女保健科、中医科、儿保科、预防接种科、口腔科、医技科(化验室、B超室等)等科室,为辖区六万余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小病能够在家门口解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近医疗,缓解了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同时,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贵阳建立了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坐诊、业务指导等方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三级医院的服务。
此外,贵阳在全国率先实施“名医堂”工程,建成国内首家中医名医会馆,集聚全省最优质的中医医疗资源,到2019年,全市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全市1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家乡镇卫生院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目前,3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2个“治未病”中心均提供诊疗服务工作。
医疗集团发力 促进医疗服务均衡发展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贵阳市位列其中。目前,贵阳在乌当区、息烽县、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5个区(市、县)重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信息“七统一”,逐步建成“牵头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分层级管理模式,同时,探索试行“市带县”管理模式,由市一医与开阳县、市二医与修文县开展“市带县”管理试点,市级牵头医院统筹优势学科资源,根据县级医院的实际需求打造特色专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体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贵阳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以乌当区为例,该区人民医院与区妇幼保健院整合为医共体总院,将辖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共体进行管理。实施后,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医改“红利”。
医共体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乌当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用人自主权下放到医共体,医共体总院共选派5名骨干到基层任院长(主任),比例达38%,通过片区管理、“上带下沉”等措施,促进基层医疗服务均衡发展。总院64名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高级人才定点、定期到基层坐诊;基层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定期选派骨干到总院顶岗学习。目前,县域就诊率达91.75%;基层门急诊接诊14万人次,同比提高12.78%。
此外,通过医共体卫生信息化平台,依托平台内智能就医全流程解决方案(双向转诊、智能就诊、结果互认、远程影像、远程会诊、“患者360”等),全面解决辖区老百姓看病慢、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痛点,实现“惠民”;依托“平台+机制+工具”强化人财物统一管理,切实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节约采购成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力盘活固定资产,全面解决人员管理不科学、待遇分配不合理、机构发展不均衡、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真正做到“慧医”。(贵阳网)
话题:
No Tag